欢迎访问彬州市人民政府网站!

  • 主  题: 《党委(党组)书记谈家风》第二期传承好家风 涵养好作风
  • 访谈时间:2023-01-04
  • 内容摘要: 编印家风故事读本,常态化开展红色家风传承活动,组建由乡贤能人、“五老人员”等680人组成的6支家风宣讲团,巡回各村、社区宣讲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风和焦裕禄、杨善洲、谷文昌、龚全珍等先进典型。

嘉宾简介

彬州市义门镇党委书记李敏

访谈实录

【主持人】“涵养好家风 筑牢廉防线。”观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由彬州市纪委指导,彬州市融媒体中心创办的《党委(党组)书记谈家风》廉洁家风访谈类栏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彬州市义门镇党委书记李敏。李书记,您好!欢迎做客我们的栏目!

【李  敏】主持人,您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李书记,您作为基层的党委书记,您是如何认识家庭家风家教建设的呢?

【李  敏】好的,主持人。良好家风带动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党员干部从严治家,廉洁齐家,在任何时候都显得尤为紧要而迫切,须臾不可放松!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良好的家风家教是常修常炼的“必修课”。“天下之本在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阐述家庭家风家教建设的重要性,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这些重要论述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只有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注重家庭、家风、家教,才能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其次,良好的家风家教是修身齐家的“磨刀石”。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古人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人历来讲求精忠报国,革命战争年代母亲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大家后小家、为大家舍小家,都体现着向上的家庭追求,体现着高尚的家国情怀。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家教家风,就有什么样的人。每一个孩子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开始,就不断地接受来自家庭的教育和熏陶,不断地耳濡目染受到父母的影响。中国历史上孟母三迁、陶母退鱼、岳母刺字等典故,充分说明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甚至可以延续一生。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和表率,把好习惯、好品格传递给孩子,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每一个台阶。第三,良好的家风家教是反腐倡廉的“防火墙”。“正人先正己,治国先治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幸福生活的港湾,也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从近些年查处的案件看,出问题的干部普遍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其教训不可为不深刻。这些案例无不警示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从现在做起,进一步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以纯正家风涵养清朗党风,努力把家庭建设成为廉洁、温馨、幸福的港湾,为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贡献更多“家”力量。

【主持人】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健康的家庭生活,可以滋养身心,激励党员干部专心致志工作。反过来,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和一言一行,又直接影响着家庭其他成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己的家风家貌。群众看领导干部,往往看领导干部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从这里判断领导干部是否廉洁奉公,进而从这里看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

【李  敏】您说得对!领导干部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骨干力量,是名副其实的“关键少数”,其一言一行具有“风向标”作用。能不能守住亲情关,特别是家属子女关,是对每一位领导干部最直接、最现实的考验。家规正则家风正,家风正则家道兴。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带头立家规、传家训、正家风,既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又要对亲属子女看得紧、管得严,经常提醒家人“贪廉一念间、荣辱两世界”,勤敲防腐“警示钟”,念好“廉政经”、算清“廉政账”、守牢“廉洁门”,争做廉洁用权、修身齐家的践行者、示范者,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主持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那么,李书记,您作为义门镇的党委书记,能给我们介绍一下,镇党委在加强家庭家风家教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呢?

【李  敏】好的,主持人。义门镇党委把家庭家风家教建设纳入乡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创新措施,精准发力,推动家庭家风家教建设走深走实。我们主要抓了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学习。借助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活动,通过集中学习、交流研讨、分享体会、诵读经典、讲述故事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风家教建设的重要论述,严格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带头重家教、正家风、作表率。二是重传承。编印家风故事读本,常态化开展红色家风传承活动,组建由乡贤能人、“五老人员”等680人组成的6支家风宣讲团,巡回各村、社区宣讲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风和焦裕禄、杨善洲、谷文昌、龚全珍等先进典型,引导干部群众从中汲取崇德治家、廉洁齐家、勤俭持家的精神养分,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三是倡新风。切实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加强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坚决抵制婚嫁陋习、天价彩礼、薄养厚葬、铺张浪费、大操大办、攀比跟风等不良社会风气,引导群众在改陋习树新风中涵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进移风易俗,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四是树典型。综合利用“文明赶大集”等新时代文明实践载体,每年开展1次最美家庭、五好家庭、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特色创建活动,做大文明家庭蓄水池和后备队。近三年累计选树各类典型638人。五是强实效。按照“月月有主题、月月有活动、月月送温暖”的要求,紧抓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节日契机,先后开展了“幸福金婚照”“净美义门迎新春”“粽香端午,浓情相伴”“情暖中秋 爱在义门”“暖心相遇 携手成长”等形式多样的活动45次,为200多位老人举办生日会、购置新衣物、义务打扫卫生、理发、义诊、包粽子、洗衣、做饭、聊天等服务活动109场次。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家庭家风家教建设”等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决策,按照市纪委监委要求,把家庭家风家教建设作为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整镇推进清廉家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健全防范党员干部家属子女和直系亲属干涉公权力运行的制度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发挥廉洁文化润物无声的教化作用。

【主持人】看来,义门镇党委在加强家庭家风家教方面的确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正家而天下定矣。”家风建设任重道远,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全市各级党组织书记要高度重视家庭家风家教建设,既要严以治家,以身作则,遵守党纪国法,又要靠家规家风的潜移默化,廉洁公正、清风传家,让好家风在古豳大地蔚然成风,让好作风成为彬州党员干部的鲜明标识。非常感谢李书记做客我们的栏目,谢谢您!